【融空間│温哥华艺术展】 行者心語:鄭勝天的藝術家訪談作業

↑点击上方“溫哥華融空間”关注我们

(中文版)

宣傳視頻製作:曹文龍



策展人“心語”

劉藝

展覽的名字是為“行者心語”——行者是為正在行路的人,在中國的語境中還有特指是悟禪修行的人,還有一個神化了的人物被稱為“行者” ,那就是孫悟空;行者是行動的人,行者是心懷悲憫的人,行者也是有神蹟的人。

2010年至2012年的近兩年的時間裡,已是七旬上的鄭勝天先生,和他的摯友、加拿大藝術家Don Li-Leger,及華人企業家李琳一道,為慶賀藝術雜誌典藏國際版創刊十週年,開始了遍布中國大陸和港台、及世界二十多個城市的幾十次往返旅途,訪談了當代最為活躍的五十五位華人藝術家。時至今日過往了又近十年,鄭勝天先生為此出了書,也陸續整理出五十一次訪談的五十一個視頻。當我們看到這些和聽到他講述在這個項目中的故事,讓我們真心的感動和由衷的敬佩。鄭先生和他的三人組一路走來,如行者般帶來了五十五位也恰是行者的真心之語,在行者與行者的一問一答中,我們看到了行者的行動是為何而動,行者的悲憫之心源於對活著的參悟之深,真行者的神蹟自然成就於磨礪出的功夫強大,也讓我們不得不對這個世代的一個族裔,面對現世文明和未來的整體精神狀況的思考。這些行者都是走在時代前面的代表,無論遠近都在創造著一個共同的奇蹟,好的藝術一定能開啟人之神性的終極理想,每個孤獨的行者並不是孤獨的,好的藝術都會讓人感動。我們將鄭勝天先生這個訪談項目整理出來的視頻做為主線,加上訪談過程中的主要文獻資料,做成了這個展覽呈現在溫哥華,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這個項目的特殊歷史價值和意義。

這個歷時近兩年的藝術家訪談項目,只是鄭勝天先生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東西方文化交流,並作出卓越貢獻中的滄海一粟,這個展覽也是我們向這位資深的藝術家、批評家和當代藝術的偉大推手致以深深的敬意。向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們致以敬意,同時也向這些訪談到的藝術家們致以敬意。 特別要緬懷剛剛過世的加拿大藝術家,這個訪談項目所有訪談視頻的拍錄者Don Li-Leger先生,並向他致敬。

2019年4月9日,溫哥華

左起李琳,鄭勝天,簡秀枝,Don Li-Leger    2013年摄于杭州江南布衣公司(簡秀枝 Yishu出版人)


鄭勝天與李琳正在進入北京宋莊藝術家工作室(拍攝:Don Li-Leger   2013年摄于北京)

鄭勝天身兼藝術家、學者及策展人,現居溫哥華。1990年前,他擔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及油畫系主任,並曾是明尼蘇達大學及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客座教授、梁潔華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及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國際中心創會理事。他目前擔任《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國際版)總策劃,兼任温哥華美術館亞洲館總監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理事。他策劃過眾多的展覽與活動,論著也常在期刊及圖錄中發表。2013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鄭勝天藝文選》。2011年温哥華雙年展向他頒發「終身成就奬」以表揚其策展工作。2013年,鄭勝天獲加拿大 Emily Carr 藝術和設計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李丹(Don Li-Leger)早在1970年代就學習藝術和自然科學,並赴亞洲和印度旅行,對當地的藝術,園林和哲學傳統深感興趣。

李丹的視覺藝術創作生涯長達五十年。前二十年他建樹了自己作為一位寫實(自然)主義藝術家和版畫家的聲望。受到東方哲學和自然的啟發,他從1999年開始了一系列將抽像元素與幾何、植物圖像、書法和拼貼相結合的作品。雖然這種轉變出乎某些人預料,但並未影響他在藝術界持續的成功。李丹的畫作常在北美各地展出。他的銅版畫、獨幅版畫和印刷精良的複製品更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發行。

近年來李丹的興趣轉向攝像和電影製作。為了支持和配合他的好友鄭勝天(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中心創會理事和Yishu雜誌的總策劃),李丹協助製作和記錄了大量中國當代最知名藝術家的文獻資料。他也參與過一些北京和紐約的影像項目。

李丹極其關注亞洲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以及對當地社會的影響。為此他熱心致力於促進文化的溝通,豐富和深化了全球之間的聯繫。

李丹今年突髮膠質母細胞瘤。在與疾病激烈而短暫搏鬥之後,不幸於2019年4月去世。家人和朋友都對他深為懷念。


李琳,江南布衣(JNBY)品牌創始人,創意總監。她不僅是Yishu华人艺术家訪談項目的主要贊助者,而且還親自參與许多访谈并协助录音工作。

“江南布衣“品牌崇尚”創新“,李琳认为自己是一個藝術很大的受益者,她從藝術裏得到很多快樂,也能用藝術去影響別人。

李琳爱好观看藝術展和研究藝術品收藏。作爲資深藏家,李琳在當代藝術圈非常低調,但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不僅僅是注重收藏,而且积极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许多重要项目。她长期以来赞助YISHU杂志和当代华人艺评奖等多项活动。

李琳认为“藝術更多是提出問題,而設計是解決問題。設計的東西出來是需要有功能的;藝術往往是用很輕松的方式抛出一個問題,但可能就是這個問題要讓很多人重新去思考很多,我覺得這是藝術很棒的地方。”


鄭勝天訪談藝術家徐冰     2011年北京徐冰工作室


Don Li-Leger與藝術家王廣義     2011年北京王廣義工作室



《通途之書/為鄭勝天之藝術家訪談錄作序摘录

侯瀚如 

勝天先生不僅對於華人藝術的肯定和推進抱有大刀闊斧的氣勢,並置諸開闊的世界視野之中。更加令人稱奇和佩服的是,藝術家出身的他,與藝術家之間,永遠保持着親密無間的“私人”關係和關懷……

這51位藝術家既有功成名就者,也有後生新進,既有從事傳統繪畫的“保守勢力”,也有踐行激進實驗的“開路先鋒”。當中不乏游弋於政治風浪或者商業大潮的弄潮兒,甚至興風作浪者。同時,更多的是在自己的角落樓閣裡面壁修煉,苦苦耕耘的“個體藝術家”。總而言之,他們的人生經歷和藝術實踐各不相同,但是都以各自的方式為“華人的”,以致“世界的”藝術風景加上了顏色迥異的因素,使之豐富多彩。勝天先生和他們的交往又往往超出專業的界限,深入到友朋情誼,甚至知己忘年的程度。故而,在這本對談集合裡,我們讀到的主要不是從“客觀”的角度對於藝術問題的討論,而更多的是透過對藝術家個人經歷的挖掘而暗示他們的創作的前因後果。經常地,我們面對的是一些表面上無足輕重,其實背後大有文章的逸事或遭遇。就像黃永砅在對談中提示的,在偶然中,藝術的創作去向和藝術家的生活道路的“必然性“得以顯露和“解釋”。更加意味深長的是,這些“意外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累加起來,就會構成一幅近三個十年的華人藝術圈子和“全球藝術界”的重要歷史圖卷。而這三十年又是一個歷史上難得的“大時代”,這本集子也應當被視為一種“小小的大敘事”,足以讓我們從中窺見和感受到這個大時代的激揚和脈動。所謂領略大時代的風采是也。

勝天先生和藝術家們透過面對面的侃談,於我,同時相信還有我的同代人,總有一種難以一下子說清楚的共通以致神通的感覺。這種“通”是建立於一種“同“之上的。這種”同“就是我們所共同經歷過的一種極其普通的生活經歷:在一個強權壓制和訊息封閉的環境中,每一個有良知的家庭都會極盡所能讓下一代通過對知識和想像的追求而獲得精神自由,以在最困難的情形下盡量快樂地生存下去,並且敲打藩牢的門,以圖最終拆毀那壓迫的堡壘。藝術家都忘不了提及他們父母前輩在最困難的時刻對他們尋求知識和美的鼓勵和支持。有了這種“家教傳承”......選擇做藝術家都或多或少是對於這種抗爭的選擇。閱讀這些對談,最讓我著迷的往往是藝術家們在求學時期如何透過最不可思議又最簡便易行的渠道而獲得靈感和勇氣,如反覆閱讀一些翻譯欠準,印刷粗糙的雜誌書籍,斟酌品味那些顏色失真,剪裁無度的繪畫複製品。正是這樣的平淡無奇卻有刻骨銘心的努力,是我們領悟到為了知識的豐富,表達的自由而“喫苦“是多末值得的事情。這讓我們無論是面對政治強權的壓制,還是金錢名望的誘惑,或是飄泊海外的寂寞,還有事業有成的喜悅,都會安穩鎮定,平心靜氣地繼續前行,並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2014年8月21日,三藩市   


北京黃致陽工作室


北京展望工作室



《当代华人艺术家的微型回忆录》摘录

郑慧华 

訪談者鄭先生以其對於華人當代藝術的投入和近身參與、對受訪者的瞭解,使得受訪對象都能夠敞開心胸無所居束地講述關於自己和創作的故事。內容讀來輕鬆,卻也記錄了許許多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即使少有對藝術作品的直接闡述,但是當受訪者傾述自身經驗之際,也就打開了對藝術和創作的另一深層剖析,充滿人性。這已如同微型回憶錄的對話集結,是五十一組藝術工作者以他們的生命經驗為主軸,圍繞在他們學習、啟蒙和工作與生活的談論,其各自殊異的生命際遇與回顧,足以讓讀者窺見一整個時代的肖像。 當代華人的這十年,已是一段具有相當份量的歷史過程。在這十多年之間,我們大部份人所生活的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光景中,時代劇烈加速,各方面走向極度物質化、消費化。在此之中,藝術於華人世界的發展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驚人轉折,展現出與時代性相應與衝突的各種面貌。受訪者所身處的世代,則多半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轉型、世界觀與身分認同的改變──中國大陸的文革到改革開放,台灣的戒嚴到解嚴,香港從殖民時期回歸中國。在千禧年後,世界普遍走向後冷戰的全球政治經濟重新整編之時,華人當代藝術在這股全球浪潮成為其中的參與者,並且如同一面鏡子般,映照著這些世界性和歷史性的變化。時代浪潮捲動著每一個親歷其中的個體,藝術創作者所陳述的意志與工作,其光芒也在於他們都試圖以個人的力量,重新去思考和創造當代人類生存的可能價值。無論成敗,通過無數點滴經驗所組構而成的這段歷史,其意義或許遠遠大於我們片段零星的想像。 然而這個走向高度商業化與產業化的時代過程,也快速將藝術生產帶入「成為消費商品」的巨大生態循環中。如今的藝術生產越來越輕易且快速地脫離它的生產者──藝術家──而走入「藝術物的龐大生產鏈」,我們越來越常看到藝術像是一種經濟活動和文化娛樂工業,越來越少有機會能夠回歸素樸的生命尺度,以單純的方式感知藝術創作的意義。矛盾的是,我們其實相信,生命過程的點滴累積恰恰才是藝術價值的本源所在。這本訪談文集是在這樣的時代裡作為一個實在而重要的補充,以回溯藝術家成長經驗來探尋創作的意志。然對於想要瞭解這個時代裡華人藝術家所處的大歷史境遇,通過這些擁有不同地域與養成背景的個人口述所表達出來的小歷史,也足以在一個寬闊的頻譜上反映出社會文化與歷史階段的變化軌跡,並呈現自差異中所投射出的時代「共性」(commoning)。


北京鐘飆工作室


Don Li-Leger和李琳正在做訪談的準備工作   摄于巴黎嚴培明工作室


敬候待續......


 

溫哥華融空間藝術發展基金會成員:

藝術顧問--鄭勝天
董事成員--黃志榮 張榮華 劉藝 安建軍 郭燕 黃晨 Roy Hoh
行政總監--Michael
《溫哥華藝術周刊》總監--Hau Yu Wong

 

The Vancouver R Space Art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rt Adviser:Shengtian Zheng

Board of Directors:Zhirong Huang;Yi Liu;Jianjun An;Yan Guo;Ronghua Zhang;Sen Wong;Roy Hoh

Administration Director:Michael Zhang  

“Vancouver Art News” Editing Director:Hau Yu Wong

 


 

溫哥華融空間/ACC藝術空間地址:

11860 Hammer Smith Way, Richmond, B.C. Canada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6:00pm

查詢與預約電話:Michael Zhang 778-319-9921

郵箱:r.space.vancouver@gmail.com


 

掌握最新艺术资讯!扫描关注:


融空間 | 與主流思想對接

 


融空間是加拿大溫哥華非營利藝術機構,致力推動中加當代文化藝術交流和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並針對“移民”這一當代文化主題展開藝術的探討和研究。融空間提供社會大眾和專業人士和機構開放申請展覽計劃、講座以及表演。有意者請提交申請至郵箱: r.space.vancouver@gmail.com


R Space Art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Vancouver, Canada, and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Sino-Canada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changes and th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t also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art of "immigrants," a 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me. The exhibition space provides to public and professional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with open access to exhibition plans, Individual Art Projects; Art Lectures, and Art performances.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